最近,一种名叫“指压板超慢跑”的健身方式在网络上迅速走红,声称可以在家中轻松减肥、助眠。看似简单又神奇的锻炼方式,却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风险。
惨痛教训:踩指压板,脚底喷血紧急送医
10月9日,上海一网友薛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,称自己因踩趾压板锻炼意外受伤,导致脚底喷血,紧急送医处理。
据薛女士描述,她从网上看到踩趾压板可以助眠,于是跟练了20分钟。起初,她觉得效果不错,但15分钟左右后疼痛逐渐加剧。她以为“痛则不通”,便忍痛坚持,直到20分钟时脚底喷血。随后,她发现脚底出现大面积血泡,部分血泡已被磨破。医生为其处理后,薛女士只能拄拐行走,暂时失去了正常行动能力。
无独有偶,类似的情况在社交网络上并不少见。许多网友跟风尝试踩趾压板锻炼,最终因不当使用导致脚底磨出血泡,甚至造成严重损伤。
专家提醒:指压板锻炼并非人人都适合
针对这一现象,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黄光民指出,指压板虽然看似简单,但其硬度较大,并不适合所有人用来锻炼。
“不建议在指压板上进行跑跳运动。”黄光民医生提醒,跑跳时身体的重力和冲击力较大,容易对脚底造成损伤。以下几类人群尤其不适合踩趾压板锻炼:
足部有损伤的人(如关节胀痛、拉伤、扭伤等);
足部存在炎症或未痊愈的患者;
足跟骨疼、脚踝疼的足病患者;
特别是糖尿病足患者,因其足部神经敏感度降低,更容易因踩趾压板导致严重后果。
健康锻炼,避免盲目跟风
近年来,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,许多“网红”健身方式层出不穷。然而,锻炼方式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往往被忽视。黄光民医生建议,选择任何新的锻炼方式前,应充分了解其原理和适用人群,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医生或运动教练,避免自行尝试不当方法。
安全第一:家中锻炼,必备急救包
为了避免意外伤害,建议家中常备一个急救包,包含以下基本用品:
消毒用品(如碘伏、酒精棉片);
绷带、纱布、创可贴;
止痛药、消炎药;
急救剪刀、镊子等工具。
急救包不仅能在意外发生时提供及时帮助,也能为日常的健康管理增添保障。
理性健身,才能真正获益
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健康,而不是盲目追求流行。在选择锻炼方式时,一定要结合自身身体状况,科学规划锻炼计划。只有理性健身,才能真正获益。
部分内容来源:新闻晨报